- 罗桂林;田林锋;左正艳;晁婧;解鹤;王巧净;马宏业;
过量的磷排入水体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如不控制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生物质因为其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吸附除磷。硅锰废渣大量堆积会污染环境、占用土地。通过热解法将芦苇基生物质炭和硅锰废渣进行复合,探讨了改性前后硅锰废渣/芦苇基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酸碱改性后的硅锰废渣/芦苇基生物质炭材料比未改性的对磷的吸附性能要高;并且经过酸改性后在动态下最大吸附率可以达到97%。该复合材料有望作为一种很好的吸附环保材料,开辟硅锰废渣、芦苇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2025年02期 v.42;No.52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 沈凡熙;伍泽广;万晓霞;
沥青烟气会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沥青烟气的净化是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热点。利用多孔硅酸钙比表面积大、内部多孔、吸附性强的特点,研究其对沥青烟气的吸附净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多孔硅酸钙对沥青烟气中VOC、CO和NO等成分的吸附净化率可达80.89%、81.67%和92.31%,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02期 v.42;No.52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 张通;徐建平;冯震;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选取正癸烷分子作为油滴组分,表面甲基改性石英作为油湿性岩石的典型代表,构建油滴-岩石在纯水溶液、纯水纳米颗粒溶液和6%NaCl纳米颗粒溶液三种体系模型。通过测量接触角数据、观察油滴形态以及计算油滴分子沿z轴的密度分布曲线的方法对润湿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_2颗粒可以改变油湿性岩石润湿性,结合模型中各组分之间的吸附能与纳米颗粒动态变化过程可得到其改变润湿性的机制。同时油滴对纳米SiO_2颗粒的吸附让油滴能稳定地保持住形态而不发生分散,从而改变了油湿性岩石的润湿性。6%NaCl溶液中纳米颗粒改变润湿性的效果不如纯水溶液,原因是Na离子、Cl离子与纳米颗粒之间的吸附主要是静电力作用导致纳米颗粒团聚比较严重,使得更多的油滴部分吸附到岩石表面。
2025年02期 v.42;No.527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1K] - 花杨梅;
设计了一种基于半花菁染料的D-A-D分子骨架,构建了两种光敏剂HC-1和HC-2,对该光敏剂的光热性能和光动力进行了研究测试。研究表明,该研究优化了光敏剂的结构构型,提高了对光的吸收能力和光热转换效率。
2025年02期 v.42;No.527 33-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 张国辉;崔艺馨;闫春生;
二氟磷酸锂是一种重要的电解液添加剂,能够全面提升锂电池的性能。以五氟化磷和锂盐为原料制备二氟磷酸锂,研究了锂盐种类、反应温度、五氟化磷与锂盐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碳酸锂作为反应锂盐,反应温度为55℃,五氟化磷与碳酸锂的物质的量比为1∶2.1,反应时间为1.5 h条件下,二氟磷酸锂产品的收率可达85.8%,纯度可达99.5%。本工艺反应快速,产品收率高,纯度合格,工艺可行。
2025年02期 v.42;No.527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 武盼盼;刘书武;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烟草秸秆生物炭(BSA)、玉米秸秆生物炭(BST)、烟草秸秆腐熟有机肥(M)短期内对植烟土壤pH值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生物炭还田和腐熟有机肥还田后,土壤pH值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阶段性变化。提高土壤pH值,较对照组最高增加了25.8%,腐熟有机肥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生物炭还田。秸秆生物炭和腐熟有机肥处理的酶活性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腐熟有机肥还田比秸秆生物炭还田对植烟土壤的改善更有效果。
2025年02期 v.42;No.52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