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湃;王帅;张阳;
将萘胺与羧基螺吡喃进行酰胺化得到了一种新型的螺吡喃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结构确认,对中间体羧基吲哚和最终产物SP-N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条件优化。当醋酸用量为40 mL,反应时间为18 h时,中间体的产率达到最大为40.1%,当n(三乙胺)∶n(萘胺)为1.5∶1时,酰胺化反应产率达到最大38%。
2023年09期 v.40;No.510 16-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张菁森;李想;马攀峰;张唯佳;刘秉涛;
采用共沉淀法得到磁性催化剂铁酸锰(MnFe_2O_4),对该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目标污染物苯酚进行了探究。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PMS浓度、苯酚溶液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当MnFe_2O_4投加量为1.2 g/L,PMS浓度为0.8 mmol/L时,对苯酚的去除率在40 min即可达到98%以上,且去除所需时间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在MnFe_2O_4/PMS体系中参与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是~1O_2和空穴。
2023年09期 v.40;No.51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魏义兰;张旭;王宇;李华轩;
以2-氯-5-氯甲基噻唑与3-甲基-4-硝基亚胺基四氢-1,3,5-噁二嗪为原料,通过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噻虫嗪,产品采用HPLC、IR、~1H-NMR等手段进行了分析与表征。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选工艺条件为:DMF作溶剂,K_2CO_3作缚酸剂,n(3-甲基-4-硝基亚胺四氢-1,3,5-噁二嗪)∶n(2-氯-5氯甲基噻唑)∶n(K_2CO_3)为1.1∶1.0∶1.2,反应温度35℃,甲醇作重结晶溶剂,噻虫嗪产品的外标含量高于98%,收率达80%。该工艺路线有效地降低了废水排放量,产品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023年09期 v.40;No.510 24-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蒋碧伟;罗蓓蓓;张立攀;张亚勋;孙茜茜;任钊;
探讨不同浸泡条件对杜仲叶茶活性成分的影响,分析评价了其抗氧化能力及体外降糖作用。分别考察了浸泡温度、时间、次数对杜仲叶茶中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溶出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对DPPH·、OH·清除作用及对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当浸泡温度在90℃以上,时间45 min,首次浸泡时活性成分溶出量最大。杜仲叶茶的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其对DPPH·、O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IC_(50)分别为0.231 92、7.443 69 g/L,同时,杜仲叶茶体外降糖研究表明,其对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IC_(50)为1.941 63 g/L。合适的浸泡条件能够保证杜仲叶茶活性成分溶出量最大,更有利于其功效作用的发挥。
2023年09期 v.40;No.510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赵巧丽;李龙;
以LiNO_3、Ni(NO_3)_2·6H_2O、Mn(NO_3)_2为主要原料,尿素作燃料,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了亚微米级、电化学性能良好、单晶形貌的5 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考察了不同回火温度对所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充放电实验对不同回火温度下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回火温度得到的样品均具有尖晶石结构。但是在回火温度为800℃和900℃下合成的样品产生了较多的杂质相,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合成产物的结晶度逐渐提高,粒径逐渐增大。在回火温度为850℃得到的样品成清晰的八面体外形,结晶良好,粒径适中,在3.5~4.9 V内0.1 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最高,3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最好,其电化学性能最好。
2023年09期 v.40;No.510 33-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