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工

综述与述评

  • 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及其隔热应用研究进展

    毕胜胜;董新一;束兴娟;杜新梅;杨旭静;崔国士;

    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质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隔热材料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探讨了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在隔热材料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其制备方法、隔热原理、性能特点、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04期 v.42;No.52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 膜清洗技术研究进展

    吴永惠;黄健平;张慧如;潘志威;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化工、医药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膜污染问题始终制约着其发展。而膜清洗技术在减少膜污染和恢复膜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水处理中膜污染的分类,讨论了常见的水处理膜清洗方法。探讨了膜清洗新技术及研究进展情况,期望为膜污染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年04期 v.42;No.529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 可见光催化的单氟烷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孙寻;张磊;王京;

    由于氟原子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有机氟化物在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氟甲基官能团在药物研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可见光催化单氟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氟试剂的氟源进行了讨论。

    2025年04期 v.42;No.52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反硝化聚磷菌代谢机制的探讨与展望

    胡越洋;卞晓峥;赵炳瑶;

    反硝化聚磷菌(DPAOs)可实现同步氮磷去除,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系统地分析了反硝化聚磷菌的代谢机制,阐述了同步脱氮除磷反应过程及关键酶的作用。结合实际应用案例,阐述了DPAOs在水体修复和水处理中的效果,分析了现阶段推广应用存在的菌种稳定性、菌群协同及工程化适应性等问题。探讨了其在基因工程、菌群优化和反应器设计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推动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5年04期 v.42;No.529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氟化磷酸钒钠的性能提升策略及研究进展

    徐佳乐;秦寒清;管卓群;曹学友;武佳冉;张梦鑫;姜晓蕾;

    正极材料是制约钠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高性能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用价值。氟化磷酸钒钠(Na_3V_2(PO_4)_2F_3)作为一种聚阴离子型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大能量密度和快钠离子扩散速率,能够实现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等优点。综述了提升Na_3V_2(PO_4)_2F_3电化学性能的多种措施,包括改进制备方法、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优化其离子输运路径,从而显著改善其电化学性能。为未来高性能Na_3V_2(PO_4)_2F_3的合理设计和制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期 v.42;No.529 22-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开发与研究

  • 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ZIF67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申艳敏;吴光辉;余彩华;王雨欣;张金炳;胡建平;张玲宏;

    采用凝胶-溶胶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ZIF67(CMC/SA/ZIF67)的紫色气凝胶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该复合气凝胶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刚果红染料为吸附对象,研究了染料溶液的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气凝胶吸附水溶液中刚果红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pH值为5,吸附量随温度升高和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吸附时间达到350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

    2025年04期 v.42;No.52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酯化工艺研究

    刘欢;李瑞娜;张宏博;闫捷;何建龙;蒋元力;

    以丁二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进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合成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添加方式、醇酸物质的量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等因素对酯化程度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批添加催化剂得到的PBS产品特性黏度更大;醇酸比为1.15时,端羧基反应程度及产品质量较高;产品特性黏度为1.605 3 dL/g,副产物收集量相对较小;酯化温度150~155℃时满足酯化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压力高低可直观反映体系中的物料反应速率。催化剂分批添加方式提高了催化效率及合成生产效率,为聚酯类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更全面的酯化工艺参考条件。

    2025年04期 v.42;No.529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 固体碱KF/SiO2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黄振旭;曾会杰;高海荣;耿钦铭;李雨晴;徐淑华;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碱KF/SiO_2,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KF负载量、焙烧温度、用量以及醇(甲醇)油(大豆油)物质的量比等对制备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催化剂中KF的负载量60%,焙烧温度700℃。制备生物柴油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5 h,催化剂质量占反应物质量的5%,醇油物质的量比13∶1,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1.73%。

    2025年04期 v.42;No.52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 陶粒砂多级筛分装置设计及应用

    孟庆科;张会芳;赵地;周继良;侯占峰;曹磊;

    为了解决筛分不充分和传统平板筛网浪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级筛分摇晃筛装置,可有效解决半成品筛分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半成品的生产效率,从而避免延误后续回转窑的烧成问题,提高试样的生产效率。

    2025年04期 v.42;No.529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 高效提取维生素K2(35)的新工艺研究

    陈高明;杨林;郝凌云;穗贤杰;史立军;张晓阁;

    介绍了一种从发酵液中高效提取维生素K2(35)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为原料,选择适宜的提取剂及吸附分离技术,实现了维生素K2(35)的高纯度、高收率提取,能够得到纯度>96%的维生素K2(35)产品。阐述了提取步骤、操作条件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2025年04期 v.42;No.52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生产与实践

  • 炼油污水回用工艺优化运行分析

    吴非凡;何映坤;晏风俊;王建生;周光伟;吴非杰;王玥珺;

    随着国家对工业采水、用水、回用水及排放水要求提高,污水回用预处理工艺及污水回用工艺存在明显不足。对洛阳石化水务部污水回用预处理工艺及污水回用工艺进行优化。该工艺利用旧设备和管材,改造成本低,适用于在污水回用领域推广应用。

    2025年04期 v.42;No.529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加氢裂化装置高压临氢系统泄漏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分析与应用

    王永和;许磊;刘振英;

    对某公司加氢裂化装置高压临氢系统含氢的泄漏高压火炬气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回收含氢的泄漏高压火炬气1 000~1 800 Nm~3/h,节能降耗年产总值约1 600万元左右,且改造不影响紧急状态情况下的泄压放空燃烧。该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经济、环保、社会效益,同时为加氢裂化装置高压临氢系统的泄漏高压火炬气回收利用提供了经验。

    2025年04期 v.42;No.52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 尿素装置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冷凝器在线故障处理

    郝子健;

    尿素装置二氧化碳压缩机是尿素装置的核心设备,该设备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尿素装置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冷凝器堵塞后,通过不停车在线处理,保证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

    2025年04期 v.42;No.529 52-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化工设计

  • 苯乙烯吸收剂循环泵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及改造

    黄钊;

    机械密封为易损件,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设备长周期运行。对泵轴机械密封失效进行了分析,核算原密封端面比压、摩擦副冲洗量等,确定了故障原因。结合设备工况、介质情况,对密封重新选型、设计、验证,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实现了设备稳定运行。

    2025年04期 v.42;No.529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分析测试

  •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侯小伟;张澍檀;严雪伟;许婷玉;

    建立了检测水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的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检测。DIBP的线性范围为0.05~0.5 mg/L,DINP和DIDP的线性范围为0.5~5 m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采用该方法测定4种水体的3种加标水平的样品,平均回收率为62.3%~106.8%,其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10.6%。

    2025年04期 v.42;No.52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化工教育

  • 基于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材料力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刘永超;孙为云;白玲;孙长红;张旺玺;

    以本专业参与UK NARIC国际专业评估认证为契机,对材料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分析了材料力学在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通过引入UK NARIC的专业评估标准,本专业对材料力学课程学习成果、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实验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希望能为其他高校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上提供借鉴。

    2025年04期 v.42;No.529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 高分子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王雪兆;王宇飞;杨浩然;方少明;肖元化;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对高分子材料这门课进行规划与设计,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相容相生,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者协同发展。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价值引领”这一主旨,将专业课程讲授与培养学生的哲学认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等融合,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三全育人”,培养国家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人才。

    2025年04期 v.42;No.52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校企共建技能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徐海云;柴凤兰;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探索研究校企共建技能创新平台建设路径。完善校企共享融汇机制,形成校企合作良性生态;聚焦行业企业技术需求,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立足服务区域发展,保障平台成果与服务质量;打造以共享、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平台管理模式。

    2025年04期 v.42;No.529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