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07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1999年07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滕文锐,方文骥,于立新
根据世界煤气化技术的演进,结合我国的资源国情,针对国内合成氨工业煤气化技术未来进步,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1999年07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滕文锐,方文骥,于立新
根据世界煤气化技术的演进,结合我国的资源国情,针对国内合成氨工业煤气化技术未来进步,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1999年07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吴宏富1999年07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吴宏富1999年07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张海青,高国正
概述了国内外涤纶短纤维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2000年前后,国内涤纶短纤维市场前景良好。
1999年07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张海青,高国正
概述了国内外涤纶短纤维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2000年前后,国内涤纶短纤维市场前景良好。
1999年07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于目凯,孙春兰,魏章申,丁石岭
对N-甲基吡咯烷酮的生产工艺路线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它在工业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市场前景。
1999年07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于目凯,孙春兰,魏章申,丁石岭
对N-甲基吡咯烷酮的生产工艺路线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它在工业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市场前景。
1999年07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陈大雄
研究了以特戊酸和叔己醇或同系醇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合成新型PVC中效引发剂过氧化特戊酸叔己酯及同系物,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搅拌条件对合成反应及产率的影响。
1999年07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陈大雄
研究了以特戊酸和叔己醇或同系醇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合成新型PVC中效引发剂过氧化特戊酸叔己酯及同系物,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搅拌条件对合成反应及产率的影响。
1999年07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李入林,史恒欣,赵艳娜
对氯氧镁材料泛白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了适宜的配方和合理的成型工艺,解决了泛白现象,稳定了材料的质量。
1999年07期 16-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李入林,史恒欣,赵艳娜
对氯氧镁材料泛白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了适宜的配方和合理的成型工艺,解决了泛白现象,稳定了材料的质量。
1999年07期 16-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荆超河,宋建池
通过对丙二酸二甲酯合成反应历程的探讨,找出酯化为控制步骤。改进后的工艺在水存在下改变酯化历程,引入有机溶剂,使总收率达到80%以上。产品质量和标准一致,获得满意的结果。
1999年07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荆超河,宋建池
通过对丙二酸二甲酯合成反应历程的探讨,找出酯化为控制步骤。改进后的工艺在水存在下改变酯化历程,引入有机溶剂,使总收率达到80%以上。产品质量和标准一致,获得满意的结果。
1999年07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高晓蕾,李雯,章亚东,王自健
采用改进的 Williamson合成反应方法,以二甘醇、溴丁烷及固体氢氧化钠,一步法合成二甘醇二丁醚。就影响醚化反应收率各因素: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进行了探讨,得到最佳的操作条件为:二甘醇:溴丁烷:固减物质的量比=1.0:2.2:2.4,反应温度75~80℃,反应时间 6~7h,在此条件下收率可达85%。
1999年07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高晓蕾,李雯,章亚东,王自健
采用改进的 Williamson合成反应方法,以二甘醇、溴丁烷及固体氢氧化钠,一步法合成二甘醇二丁醚。就影响醚化反应收率各因素: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进行了探讨,得到最佳的操作条件为:二甘醇:溴丁烷:固减物质的量比=1.0:2.2:2.4,反应温度75~80℃,反应时间 6~7h,在此条件下收率可达85%。
1999年07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梁万军,任世伟,况成承
结合装置实际生产经验,根据 N型催化剂的特性,对应用国产 N型催化剂生产专用料F300过程中,装置运行、生产控制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若干生产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999年07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梁万军,任世伟,况成承
结合装置实际生产经验,根据 N型催化剂的特性,对应用国产 N型催化剂生产专用料F300过程中,装置运行、生产控制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若干生产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999年07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宋立新,邱新亚,李文廷,李振国
对活塞推料离心机与刮板式离心机性能应用分析表明,活塞推料离心机是现阶段氯碱生产减盐泥处理中刮板式离心机的理想替代产品。
1999年07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宋立新,邱新亚,李文廷,李振国
对活塞推料离心机与刮板式离心机性能应用分析表明,活塞推料离心机是现阶段氯碱生产减盐泥处理中刮板式离心机的理想替代产品。
1999年07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孟凡颖,徐利伟
介绍了洛阳氮肥厂变换工段由原中串低改为全低变,同时常温氧化铁串氧化锌脱硫工段进行变换气干脱配套改造,改造后,实际生产能力比改造前年增产合成氨 2.1万 t/a。
1999年07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孟凡颖,徐利伟
介绍了洛阳氮肥厂变换工段由原中串低改为全低变,同时常温氧化铁串氧化锌脱硫工段进行变换气干脱配套改造,改造后,实际生产能力比改造前年增产合成氨 2.1万 t/a。
1999年07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徐青,刘昕,徐虹,黄利华
采用气相色谱法,选择2%OV—101色谱柱,以癸二酸二辛酯为氯氰菊酯内标物,分析了27%辛·氯乳油中氯氰菊酯的含量。氯氰菊酯平均回收率为99.2%,标准偏差为0.044%,变异系数为1.1%。
1999年07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徐青,刘昕,徐虹,黄利华
采用气相色谱法,选择2%OV—101色谱柱,以癸二酸二辛酯为氯氰菊酯内标物,分析了27%辛·氯乳油中氯氰菊酯的含量。氯氰菊酯平均回收率为99.2%,标准偏差为0.044%,变异系数为1.1%。
1999年07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高歌,王玮
介绍使用 FDSV—1型溶出伏安仪测定化学试剂中铅、铜等金属离子时,用符合GB3914—83规定的银基汞膜电极替代原仪器配置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测定铅、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1999年07期 30-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高歌,王玮
介绍使用 FDSV—1型溶出伏安仪测定化学试剂中铅、铜等金属离子时,用符合GB3914—83规定的银基汞膜电极替代原仪器配置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测定铅、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1999年07期 30-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梁安民1999年07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梁安民1999年07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王晓毅,孙鸿,赵松苗
通过污染源监测调查,统计说明小氮肥厂废水中氯氮污染源的排放状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1999年07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王晓毅,孙鸿,赵松苗
通过污染源监测调查,统计说明小氮肥厂废水中氯氮污染源的排放状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1999年07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马召辉
详细介绍了蒽醌法2万t/a双氧水装置放空废气中的芳烃,经过增设回收系统的成功改造经验。
1999年07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马召辉
详细介绍了蒽醌法2万t/a双氧水装置放空废气中的芳烃,经过增设回收系统的成功改造经验。
1999年07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彭飞
利用共沸蒸馏原理处理氯化苯废水,经生产验证,废水中有机物可达标排放。
1999年07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彭飞
利用共沸蒸馏原理处理氯化苯废水,经生产验证,废水中有机物可达标排放。
1999年07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耿爱平
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锅炉除氧方法,并通过对几种除氧方法特点的分析比较,对它们的应用范围进行概括总结。
1999年07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耿爱平
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锅炉除氧方法,并通过对几种除氧方法特点的分析比较,对它们的应用范围进行概括总结。
1999年07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张红习1999年07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张红习1999年07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1999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1999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1999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1999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1999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1999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1999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1999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1999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1999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1999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1999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1999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1999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1999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薛书增1999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郭晓辉1999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郭红波1999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雷中森1999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薛书增1999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郭晓辉1999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郭红波1999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雷中森1999年07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