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奥;李科研;刘畅;邓书洋;韩蒙蒙;杨振强;
以2-溴-9,9-二苯基-9H-芴为起始原料,通过Buchwald-Hartwig和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9,9-三苯基-N-[4′-(三苯基硅基)][1,1′-联苯-4-基]-芴-2-胺。利用~1H NMR、MS、HPLC对目标化合物结构和纯度进行了鉴定,并通过DSC-TG、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物质的热稳定性和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宽的紫外吸收范围,其荧光发射波长是419 nm,位于蓝光区域,且半峰全宽为36 nm。工艺过程简单,产率高,在有机蓝光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024年12期 v.41;No.52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 阳静;周骏宏;
研究了一种硫酸钠替代纯碱直接法合成三偏磷酸钠的方法,采用天然芒硝(硫酸钠)为原料,替代现行的采用纯碱为原料的工艺,由于纯碱制备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弃物,因而硫酸钠替代纯碱直接合成三偏磷酸钠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减排的效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方法采用硫酸钠和磷酸二氢铵直接固态混合后加热,再进行回炉回火操作,直接反应获得三偏磷酸钠,还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等优势,反应过程中副产物多为中性盐,对设备的腐蚀小,容易收集等。
2024年12期 v.41;No.525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陈燕敏;卢鑫;王玲;赵一鸣;
利用静态失重法探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葡萄糖酸钠(SG)和苯并三氮唑(BTA)在NaCl介质中抑制紫铜腐蚀的效果。通过实验设计三元复合物配方,评价复合物的缓蚀性能,找到最优质量浓度配比c(PASP)∶c(SG)∶c(BTA)=1∶3∶4。进一步探究了该复合物投加浓度、NaCl介质浓度、温度和时间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在浓度250 mg/L,温度60℃,NaCl质量分数为3.5%,时间12 h的条件下,缓蚀效果最佳,缓蚀率接近100%。缓蚀机制分析显示,缓蚀剂与金属表面以化学吸附作用成膜,抑制紫铜腐蚀。
2024年12期 v.41;No.525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赵倩;张晓同;
使用聚乙二醇单甲醚1900和α-溴代异丁酰溴进行醇解反应得到大分子引发剂。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合成两嵌段两亲聚合物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mPEG-PDMAEMA),以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引发剂和嵌段聚合物结构进行精确表征。冷冻透射电镜证明,mPEG-PDMAEMA在水中可自组装形成囊泡结构,向其中通入CO_2以后,PDMAEMA中的叔胺结构被质子化,mPEG-PDMAEMA变成全亲水的结构,囊泡发生解离,从而在水中呈网状结构分布。由核磁氢谱进行证明,氮原子附近的烷基氢原子的位移均向低场移动。
2024年12期 v.41;No.52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唐坤坤;王红苏;
在治疗癌症的手段中,光热治疗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治疗癌症疾病的手段之一。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光敏剂,并对它的光谱性质、体外光热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光敏剂具有良好的光热效果及光热稳定性,在光热治疗方面展现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2024年12期 v.41;No.52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 姚宁;
气-固催化氧化制备1,4-萘醌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常用的V/TiO_2催化剂存在催化活性不足、选择性低等问题。通过助剂Nb掺杂改性提高钒钛催化剂性能,采用H_2-TPR、NH_3-TPD等表征手段揭示了Nb对钒基催化剂的促进机制。
2024年12期 v.41;No.52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