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工

开发与研究

  • 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的流变学研究

    张笑天;杨锦岳;张鹏飞;杨玉池;潘越;李钦堂;

    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协同作用下可自组装形成蠕虫状胶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疏水作用较强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3-磺丙基二甲甜菜碱(SB3-16)可在无盐条件下形成蠕虫状胶束。通过流变学表征,研究了蠕虫状胶束的黏弹性,分别探索了表面活性剂比例、总浓度以及温度对于蠕虫状胶束黏弹性的影响。所得研究结果可为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构建蠕虫状胶束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v.41;No.52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 蓄热用Ba(OH)2·8H2O制备

    李常娥;张少磊;李国庭;

    Ba(OH)_2·8H_2O是潜热储热密度最高的结晶水合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相变储热材料。目前生产Ba(OH)_2·8H_2O产品主要以BaCl_2为原料生产,产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l~-,长时间蓄热运行势必造成设备腐蚀,需要减少Ba(OH)_2·8H_2O中Cl~-的含量。本实验选用硝酸钡、液碱为原料,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无氯的蓄热用Ba(OH)_2·8H_2O产品的工艺方案。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1 mol硝酸钡,加水80 mL,30%液碱过量25%,反应温度95℃,冷却结晶温度-3℃,在真空度0.07 MPa下,60℃烘干120 min。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Ba(OH)_2·8H_2O产品质量达到了行业标准HG/T2566—2014优等品的指标要求,且产品不含氯,产品产率90%以上。

    2024年07期 v.41;No.52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 催化剂中Rh含量对NH3及N2O生成量影响研究

    李大成;刘志敏;杨兰;刘世成;王燕;孙创;

    研究了不同Rh含量的三效催化剂对CO和NO_x的起燃性能,并对反应过程中副产物NH_3以及N_2O的生成规律进行研究。实验通过浸渍法制备得到不同Rh含量的Rh-Pd/Ce_xZr_(1-x)O_2+La-Al_2O_3催化剂,采用一套专用多路固定床连续流动模拟气反应器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Rh负载量表现出不同的N_2选择性,随着Rh用量的增加NO_x的转化性能提升。总体来看,低Rh用量的催化剂产生更多的N_2O和NH_3副产物,而随着Rh用量的增加其N_2选择性也增加。当温度达到400℃时,Rh用量≥0.141 g/L的催化剂基本没有N_2O生成,Rh用量≥0.283 g/L基本没有N_2O和NH_3生成。该研究对于优化三效催化剂中Rh配比以提升N_2选择性具有借鉴意义,并对于设计满足未来国Ⅶ排放标准的三效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年07期 v.41;No.520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 树脂吸附法处理杂环类农药高盐废水技术

    王监宗;王亚东;魏峥;魏文;李正斌;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含杂环类农药高盐废水。研究表明,采用GC-15和GC-8树脂串联吸附,树脂整体10 BV出水的COD值可从35 000 mg/L降至12 500 mg/L,COD去除率约65%,且树脂出水蒸发结晶盐洁白,可作为副产盐出售。树脂吸附饱和后,可采用3 BV浓度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生,树脂的再生率可达94%以上。中试放大实验中,以同样的参数连续吸脱附运行15批次,树脂出水COD值稳定。树脂吸附法工艺及操作简单,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均较低,效果优异。

    2024年07期 v.41;No.520 13-1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 废雷尼镍催化剂无害化处理研究

    屈建海;陈亚春;

    雷尼镍催化剂是加氢、脱氢、脱卤等有机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多功能催化剂,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失去活性,失去活性的废雷尼镍催化剂在空气中容易发生自燃,不易存放和运输。针对此种情况,对废雷尼镍催化剂进行无害化处理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2024年07期 v.41;No.520 17-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 馏分油生产食品添加剂白油的开发

    徐翠翠;鲍丰;赵华;

    以馏分油为原料,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及反应工艺,进行食品添加剂白油的开发。馏分油经过加氢精制反应脱除原料中的硫、氮和芳烃等杂质后,加氢精制反应产物经过精馏装置精细切割,取230℃以上组分油进行加氢异构和补充精制反应,反应产物进入分馏系统进行产品切割,得到食品添加剂白油产品。

    2024年07期 v.41;No.52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综述与述评

  • 吸附分离己烷同分异构体材料研究进展

    黄义涛;郭妍妍;李文豪;冯旭博;李全柠;王训遒;

    近年来,己烷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技术在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综述了己烷同分异构体吸附分离材料的性质,包括吸附材料的制备、结构特性、吸附能力以及再生能力等多个方面,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024年07期 v.41;No.520 24-2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 锂离子电池铁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张宗博;杨士祥;邱迪;商振坤;张帅国;

    铁基负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反应电位低、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铁基负极材料在电池循环中存在体积膨胀大、离子/电子输运能力差等问题,较大地影响了铁基负极材料的广泛应用。基于这些问题,从纳米化构筑、碳材料复合和晶体结构调控等方面,综述了铁基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高性能铁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2024年07期 v.41;No.520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生物质材料制备环保型液体地膜研究展望

    李美娜;成铸;孙成坤;高洪燕;闫友军;杨永启;

    综述了生物质材料制备环保型液体地膜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液体地膜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生物质液体地膜的研究现状,包括初始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对生物质液体地膜进行了分类,并详述了其特点及发展方向。讨论了理想液体地膜的特性,如良好的膜形成性能、可控的降解性能和低毒性等。在添加剂方面,介绍了常见的液体地膜添加剂种类和功能,并探讨了其对地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液体地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2024年07期 v.41;No.520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从铝电解质中回收锂资源的工艺研究进展

    原泽;薛峰峰;张梦蕾;

    高效回收并循环利用废弃铝电解质中的锂和铝资源是目前涉锂行业以及铝工业中的重要课题。根据目前实际应用情况,铝电解质提锂工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预处理阶段、浸取阶段和沉锂阶段,各个阶段中都有不同的工艺方法,尤其是预处理阶段和浸取阶段。从现有的铝电解质提锂工艺进行介绍,综述了不同方案的工艺流程、工艺原理以及优缺点,为锂资源回收行业和铝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v.41;No.520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生产与实践

  • 垃圾焚烧电站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调试优化

    王迎宾;

    在垃圾焚烧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合格稳定的锅炉补给水对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某垃圾焚烧电站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通过调试优化了该系统的工艺,确定了合理的运行控制参数,实现了该系统的一键启停功能,为同类系统的调试与运行提供借鉴。

    2024年07期 v.41;No.52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西门子氯气压缩机联锁优化改造

    刘腾飞;

    通过优化氯气压缩机DCS联锁保护方案,既保证了氯气压缩机的停机保护,又避免了因仪表故障造成系统停车,方案实施后确保了装置的生产效率和烧碱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2024年07期 v.41;No.52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 基于数字射线的高温管道在线检测的研究

    黄昕;

    根据在高温管道在线检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数字射线检测工艺的制定、现场实验、工艺改进等过程,分析了高温管道数字射线检测图像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验数据,总结了促进检测质量提升的方法。

    2024年07期 v.41;No.520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Tricon系统在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中的应用

    别亚平;

    离心压缩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大型工业设备,在离心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当进气流量不足时,会发生喘振。喘振会对离心压缩机的运转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并有可能造成离心压缩机内部机械结构的损坏。因此,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是机组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以PX装置异构化压缩机为例,探究tricon系统在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上的应用。

    2024年07期 v.41;No.520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分析测试

  • 炭基复混药肥(噻虫嗪)中噻虫嗪含量的测定

    张一;付时丰;黄玉威;杨沫;崔鑫;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在检测波长为254 nm的条件下对炭基复混药肥(噻虫嗪)中的噻虫嗪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噻虫嗪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在0.5、1.0、1.5、2.0 mg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8.4%~99.5%,变异系数为0.116%~0.474%。该方法操作快速、简单、准确,可用于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药肥(噻虫嗪)中噻虫嗪有效成分的测定。

    2024年07期 v.41;No.52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LC-MS/GC-MS法测定饮用水源地中 DBP、DEHP方法研究

    李黎明;廖焌钢;邱帮明;

    研究建立了分析饮用水源地中DBP、DEHP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性能指标,测试了地表水实际水样。发现在DBP、DEHP方法检出限方面,GC-MS法更低。测试较低浓度的样品GC-MS法准确度更高。空白干扰对LC-MS法影响较小,并对分析中降低空白干扰提出可行的建议。

    2024年07期 v.41;No.520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化工教育

  • 基于“双碳”理念下的低碳化工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张火利;徐冰;唐庆杰;张光辉;吴元锋;秦聪;

    低碳化工作为一种新兴的工业发展方向,旨在减少化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当前全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低碳化工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在高校的化工教育中引入“双碳”理念下的低碳化工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2024年07期 v.41;No.520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 工程化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高莉;

    在工程认证、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形势下,通过对工程化学课程进行持续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面向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初步建立了灵活且完善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完善了课程考核体系,并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建立了基本的网络教学体系,从而将工程化学课程打造为化学学科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坚固纽带。

    2024年07期 v.41;No.520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焦发存;张晔;张元春;熊金钰;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完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v.41;No.520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专业群“M型”模型组建逻辑与“5M”方案路径探究

    茹巧荣;张佳阳;何璐红;

    研究了专业群建设“M型”模型的基本内涵与组建逻辑。从根本性育人、专业性教学、实用性科研、技术性服务、文化再生产五个方面探索“5M”方案实践路径,强调了专业群建设推广“M型”模型的重要意义。

    2024年07期 v.41;No.520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