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工

综述与述评

  • 碳酸锂卤水体系热力学性质与化学模型研究进展

    王淑静;张洪丽;徐佳莹;唐青;矫乾鹏;马金秋;孟令宗;

    卤水体系热力学性质和化学模型是卤水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研究碳酸锂盐的热力学性质与化学模型有助于我国卤水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含碳酸锂体系相平衡、介稳区宽度和热力学模型研究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碳酸锂盐卤水体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碳酸锂热力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3年05期 v.40;No.50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 碳酸锂卤水体系热力学性质与化学模型研究进展

    王淑静;张洪丽;徐佳莹;唐青;矫乾鹏;马金秋;孟令宗;

    卤水体系热力学性质和化学模型是卤水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研究碳酸锂盐的热力学性质与化学模型有助于我国卤水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含碳酸锂体系相平衡、介稳区宽度和热力学模型研究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碳酸锂盐卤水体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碳酸锂热力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3年05期 v.40;No.50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 荧光示踪技术与阻垢缓蚀剂的结合

    孟德阳;胡之阳;敬元元;任保增;屈凌波;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结垢和腐蚀现象往往会通过加阻垢缓蚀剂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如何在此过程中实时监测、适当加药不仅是节约资源的关键,也是阻垢缓蚀剂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的关键。针对上述情况,介绍了根据荧光示踪技术的原理,通过物理共混、聚合物改性以及荧光单体共聚三个方法制得荧光水处理剂的进展与应用。

    2023年05期 v.40;No.50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 荧光示踪技术与阻垢缓蚀剂的结合

    孟德阳;胡之阳;敬元元;任保增;屈凌波;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结垢和腐蚀现象往往会通过加阻垢缓蚀剂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如何在此过程中实时监测、适当加药不仅是节约资源的关键,也是阻垢缓蚀剂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的关键。针对上述情况,介绍了根据荧光示踪技术的原理,通过物理共混、聚合物改性以及荧光单体共聚三个方法制得荧光水处理剂的进展与应用。

    2023年05期 v.40;No.50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 现代提取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应用

    石莹莹;

    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药的关键环节,影响着药物制剂的质量和成本,以及中药制药的现代化水平。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酶技术等9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共同促进中药的传承与发展。

    2023年05期 v.40;No.506 9-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现代提取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应用

    石莹莹;

    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药的关键环节,影响着药物制剂的质量和成本,以及中药制药的现代化水平。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酶技术等9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共同促进中药的传承与发展。

    2023年05期 v.40;No.506 9-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高盐废水中TOC处理方案探讨

    路朝阳;霍二福;杨鹏飞;

    高盐废水中过高的氯离子含量会影响COD结果,因此以COD为指标评价高盐废水的有机物污染程度存在诸多不足,而总有机碳(TOC)能更好地反映高盐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以TOC为定量指标,综述了高盐废水的各种处理办法,期望能为企业选择具体高盐废水处理办法时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40;No.506 13-1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高盐废水中TOC处理方案探讨

    路朝阳;霍二福;杨鹏飞;

    高盐废水中过高的氯离子含量会影响COD结果,因此以COD为指标评价高盐废水的有机物污染程度存在诸多不足,而总有机碳(TOC)能更好地反映高盐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以TOC为定量指标,综述了高盐废水的各种处理办法,期望能为企业选择具体高盐废水处理办法时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40;No.506 13-1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开发与研究

  • 不同形貌Fe3O4纳米材料对水中氟的吸附性能研究

    任志炜;刘晓晓;蔡涛泽;栗勇田;

    为了研究不同外观形态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对水中F~-的吸附特性。以三氯化铁为基础原料,通过水热法设计了棒状、片状、立方状等3个不同外观形态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并以这些材料作为吸附剂,研究F~-的初始含量、体系p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4种因子及其对吸附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F~-初始含量约80 mg/L,pH值为2,振荡时间约120 min,当吸附温度约20℃时,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的吸附能力最大,达1.602 6 mg/g。因此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的吸附能力超过了纳米片和纳米棒,在吸附方面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和探索意义。

    2023年05期 v.40;No.506 15-1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 不同形貌Fe3O4纳米材料对水中氟的吸附性能研究

    任志炜;刘晓晓;蔡涛泽;栗勇田;

    为了研究不同外观形态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对水中F~-的吸附特性。以三氯化铁为基础原料,通过水热法设计了棒状、片状、立方状等3个不同外观形态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并以这些材料作为吸附剂,研究F~-的初始含量、体系p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4种因子及其对吸附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F~-初始含量约80 mg/L,pH值为2,振荡时间约120 min,当吸附温度约20℃时,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的吸附能力最大,达1.602 6 mg/g。因此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的吸附能力超过了纳米片和纳米棒,在吸附方面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和探索意义。

    2023年05期 v.40;No.506 15-1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 粉状积碳清洗剂配方的设计与优化

    赵亚雄;

    为了获得一种针对积碳的高效清洗剂,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几种原料对积碳清洗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的粉状积碳清洗剂配方为:羧乙基硫代丁二酸CETSA 4%、伯烷基磺酸钠PAS-80 3%、溶剂A 2%、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磷酸酯FMEP 4%、乳化剂TEXZO M800 1%、五水偏硅酸钠25%、三聚磷酸钠40%、纯碱21%。

    2023年05期 v.40;No.50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 粉状积碳清洗剂配方的设计与优化

    赵亚雄;

    为了获得一种针对积碳的高效清洗剂,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几种原料对积碳清洗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的粉状积碳清洗剂配方为:羧乙基硫代丁二酸CETSA 4%、伯烷基磺酸钠PAS-80 3%、溶剂A 2%、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磷酸酯FMEP 4%、乳化剂TEXZO M800 1%、五水偏硅酸钠25%、三聚磷酸钠40%、纯碱21%。

    2023年05期 v.40;No.50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 靛红酸酐生产中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张亚州;池吉安;刘辉;郭亚茹;翟江超;

    在靛红酸酐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由于含盐量大、COD_(Cr)高,直接采用生化处理十分困难。以靛红酸酐生产中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产的复合纳米絮凝剂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废水COD_(Cr)去除率为81%,氨氮去除率为70.9%,经过预处理后色度由原来的深黑色不透明变为无色透明,并且经过脱盐系统的处理后,能够进入后续的生化系统处理。

    2023年05期 v.40;No.50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 靛红酸酐生产中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张亚州;池吉安;刘辉;郭亚茹;翟江超;

    在靛红酸酐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由于含盐量大、COD_(Cr)高,直接采用生化处理十分困难。以靛红酸酐生产中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产的复合纳米絮凝剂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废水COD_(Cr)去除率为81%,氨氮去除率为70.9%,经过预处理后色度由原来的深黑色不透明变为无色透明,并且经过脱盐系统的处理后,能够进入后续的生化系统处理。

    2023年05期 v.40;No.50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生产与实践

  • 己二酸反应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李其涛;姚鑫;

    分析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己二酸生产装置反应系统的运转现状及实际生产中的常见问题。通过技术改造,解决了反应触发装置成本高,反应器换热效率低下,反应副产物产生多,温度控制系统精度低,物料易污染等问题。提高了反应产率和效率,实现了产能提升、质量提升的目的。

    2023年05期 v.40;No.50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己二酸反应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李其涛;姚鑫;

    分析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己二酸生产装置反应系统的运转现状及实际生产中的常见问题。通过技术改造,解决了反应触发装置成本高,反应器换热效率低下,反应副产物产生多,温度控制系统精度低,物料易污染等问题。提高了反应产率和效率,实现了产能提升、质量提升的目的。

    2023年05期 v.40;No.50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质量流量计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史银伟;王震宇;史宇科;

    质量流量计作为贸易结算的主要依据,在现代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质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质量流量计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需要制定的对策方法。

    2023年05期 v.40;No.50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质量流量计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史银伟;王震宇;史宇科;

    质量流量计作为贸易结算的主要依据,在现代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质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质量流量计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需要制定的对策方法。

    2023年05期 v.40;No.50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MTO装置水浆过滤器技术优化措施探究

    鲁豫;

    针对S-MTO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水浆过滤器长周期运行所面临的蒸汽能耗高、滤芯易断裂、运行周期短、滤后废水指标不合格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技术优化。通过改变反吹介质,调节浸泡水pH值,改造结构等技术手段,保证了过滤精度,延长了运行周期,节约了维护成本,为同行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年05期 v.40;No.50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MTO装置水浆过滤器技术优化措施探究

    鲁豫;

    针对S-MTO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水浆过滤器长周期运行所面临的蒸汽能耗高、滤芯易断裂、运行周期短、滤后废水指标不合格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技术优化。通过改变反吹介质,调节浸泡水pH值,改造结构等技术手段,保证了过滤精度,延长了运行周期,节约了维护成本,为同行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年05期 v.40;No.50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冷氢化热能高效利用研究

    向春林;李兵;陶勋贵;李寿琴;

    对冷氢化工序湿法除尘洗涤塔顶部出口高温工艺气体热能利用优化前后的工艺进行了计算,并对优化前后单套冷氢化装置的蒸汽消耗量、循环水消耗量及设备投资费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年产36万t SiHCl_3的单套冷氢化装置为例,采用优化后的洗涤塔顶部出口高温气体热能回收工艺流程,节能效果明显。

    2023年05期 v.40;No.50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冷氢化热能高效利用研究

    向春林;李兵;陶勋贵;李寿琴;

    对冷氢化工序湿法除尘洗涤塔顶部出口高温工艺气体热能利用优化前后的工艺进行了计算,并对优化前后单套冷氢化装置的蒸汽消耗量、循环水消耗量及设备投资费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年产36万t SiHCl_3的单套冷氢化装置为例,采用优化后的洗涤塔顶部出口高温气体热能回收工艺流程,节能效果明显。

    2023年05期 v.40;No.50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探索

    晏凤俊;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先进的水处理脱盐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具有排废少、不需再生等优点。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水务部化纤化学水装置现有4×100 t/h反渗透,合计产浓水136 t/h。浓水直接外排,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装置污水的外排量,针对这部分浓水回用技术进行了探索。

    2023年05期 v.40;No.50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 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探索

    晏凤俊;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先进的水处理脱盐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具有排废少、不需再生等优点。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水务部化纤化学水装置现有4×100 t/h反渗透,合计产浓水136 t/h。浓水直接外排,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装置污水的外排量,针对这部分浓水回用技术进行了探索。

    2023年05期 v.40;No.50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 从电池级碳酸锂上清液中高效回收锂

    刘科强;张国源;王肖;

    以电池级碳酸锂的上清液为原料,采用冷冻结晶、蒸发浓缩协同工艺制得电池级碳酸锂;冷冻结晶产生的十水硫酸钠采用热溶解、蒸发浓缩等工艺制得无水硫酸钠,整个工艺流程锂损失率约0.3%。通过此法回收制得的电池级碳酸锂符合YS/T582—2013要求,无水硫酸钠完全满足国家标准GB/T6009—2014划定的Ⅰ类一等品要求。

    2023年05期 v.40;No.506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 从电池级碳酸锂上清液中高效回收锂

    刘科强;张国源;王肖;

    以电池级碳酸锂的上清液为原料,采用冷冻结晶、蒸发浓缩协同工艺制得电池级碳酸锂;冷冻结晶产生的十水硫酸钠采用热溶解、蒸发浓缩等工艺制得无水硫酸钠,整个工艺流程锂损失率约0.3%。通过此法回收制得的电池级碳酸锂符合YS/T582—2013要求,无水硫酸钠完全满足国家标准GB/T6009—2014划定的Ⅰ类一等品要求。

    2023年05期 v.40;No.506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 环己醇装置回收苯氮化物脱除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申全胜;鲁来勇;李文静;刘炳鑫;

    针对环己醇装置回收苯系统,脱除氮化物活性氧化铝催化剂及中压蒸汽存在消耗量大的问题。采用回收苯水洗塔代替脱氮反应器的技术改造方案,既能保证回收苯中氮化物的脱除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活性氧化铝催化剂和中压蒸汽的消耗。通过该节能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了环己醇的生产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3年05期 v.40;No.506 41-4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 环己醇装置回收苯氮化物脱除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申全胜;鲁来勇;李文静;刘炳鑫;

    针对环己醇装置回收苯系统,脱除氮化物活性氧化铝催化剂及中压蒸汽存在消耗量大的问题。采用回收苯水洗塔代替脱氮反应器的技术改造方案,既能保证回收苯中氮化物的脱除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活性氧化铝催化剂和中压蒸汽的消耗。通过该节能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了环己醇的生产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3年05期 v.40;No.506 41-4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分析测试

  • 基质效应对溶剂解吸法测定空气中苯的影响

    任丹;周伟;陈迪勇;

    通过比较5种溶剂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按HJ 584—2010的方法分别建立二硫化碳中苯、甲醇中苯、乙酸乙酯中苯、乙醇中苯、乙腈中苯的标准曲线,将样品分别用这5条校准曲线进行校准,从而比较了不同基质对苯的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

    2023年05期 v.40;No.50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基质效应对溶剂解吸法测定空气中苯的影响

    任丹;周伟;陈迪勇;

    通过比较5种溶剂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按HJ 584—2010的方法分别建立二硫化碳中苯、甲醇中苯、乙酸乙酯中苯、乙醇中苯、乙腈中苯的标准曲线,将样品分别用这5条校准曲线进行校准,从而比较了不同基质对苯的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

    2023年05期 v.40;No.50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郭建凤;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土壤中残留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经乙腈/盐酸提取,正己烷去除脂溶性杂质,旋转蒸发器上浓缩至干后定容,用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通过选择最优流动相、检测波长、色谱柱条件及前处理条件。分析物加标回收率在70.0%~120.0%,变异系数RSD<10%,证明本方法重现性好,可操作强。

    2023年05期 v.40;No.50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郭建凤;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土壤中残留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经乙腈/盐酸提取,正己烷去除脂溶性杂质,旋转蒸发器上浓缩至干后定容,用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通过选择最优流动相、检测波长、色谱柱条件及前处理条件。分析物加标回收率在70.0%~120.0%,变异系数RSD<10%,证明本方法重现性好,可操作强。

    2023年05期 v.40;No.50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银镍石墨中C含量的可行性

    周丹;王昌金;余航;

    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银镍石墨中的C含量,通过对助熔剂、空白值、精密度实验、准确度实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测定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0.71%~0.95%,回收率在98.5%~106.0%。该方法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操作性强,分析结果允许差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故可用于银镍石墨中C含量的测定。

    2023年05期 v.40;No.50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银镍石墨中C含量的可行性

    周丹;王昌金;余航;

    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银镍石墨中的C含量,通过对助熔剂、空白值、精密度实验、准确度实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测定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0.71%~0.95%,回收率在98.5%~106.0%。该方法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操作性强,分析结果允许差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故可用于银镍石墨中C含量的测定。

    2023年05期 v.40;No.50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化工教育

  •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生物工程设备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孙建瑞;马金亮;张杰;赵丽娜;古绍彬;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生物工程设备的教学内容、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并采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明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2023年05期 v.40;No.50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生物工程设备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孙建瑞;马金亮;张杰;赵丽娜;古绍彬;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生物工程设备的教学内容、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并采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明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2023年05期 v.40;No.50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先学后教”的学程设计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

    于丽敏;潘柯宇;魏伟;李洁琼;

    在“双减”背景下,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提质增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成为每位一线教师着力思考和实施的问题。随着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大多数教师认可并广泛实践。学习的起点由教师的先讲转换为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探索研究学案,教师严格按照“先学后教”的学程设计课堂,把课堂设计为“独学—组学—展学—检学”的四步教学,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习路线和学习程序,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023年05期 v.40;No.50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 “先学后教”的学程设计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

    于丽敏;潘柯宇;魏伟;李洁琼;

    在“双减”背景下,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提质增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成为每位一线教师着力思考和实施的问题。随着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大多数教师认可并广泛实践。学习的起点由教师的先讲转换为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探索研究学案,教师严格按照“先学后教”的学程设计课堂,把课堂设计为“独学—组学—展学—检学”的四步教学,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习路线和学习程序,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023年05期 v.40;No.50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 地方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研究

    夏学莲;史向阳;刘嘉旋;

    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教育现状,将德育融入各个环节、各门课程,实现知识、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从管理层面和教师层面推进思政融入工科教学的举措。根据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从大纲、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实验过程、教研教改等各环节着手,推进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工作。

    2023年05期 v.40;No.50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地方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研究

    夏学莲;史向阳;刘嘉旋;

    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教育现状,将德育融入各个环节、各门课程,实现知识、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从管理层面和教师层面推进思政融入工科教学的举措。根据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从大纲、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实验过程、教研教改等各环节着手,推进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工作。

    2023年05期 v.40;No.50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改革探索

    张伟钢;郑娇玲;陈玉萍;黄雪琛;陈亚西;朱文彬;高利苹;

    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认可度建设、学科竞赛、学生考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方法。重点提出了新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优化专业导论课、强化学科竞赛、提高升硕率等实践做法。对提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办学水平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3年05期 v.40;No.50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 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改革探索

    张伟钢;郑娇玲;陈玉萍;黄雪琛;陈亚西;朱文彬;高利苹;

    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认可度建设、学科竞赛、学生考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方法。重点提出了新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优化专业导论课、强化学科竞赛、提高升硕率等实践做法。对提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办学水平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3年05期 v.40;No.50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

    任衍彪;邢晨菲;亓敬波;张临财;

    传统高考模式下高中学生系统地学习了高中化学,而新高考模式下选考不同科目的学生在化学知识储备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提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在课堂教学方面优化教学内容,创建有趣的教学情景,重视课堂的讲授,突出化学思维,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辩证统一。

    2023年05期 v.40;No.50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

    任衍彪;邢晨菲;亓敬波;张临财;

    传统高考模式下高中学生系统地学习了高中化学,而新高考模式下选考不同科目的学生在化学知识储备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提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在课堂教学方面优化教学内容,创建有趣的教学情景,重视课堂的讲授,突出化学思维,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辩证统一。

    2023年05期 v.40;No.50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管理论坛

  • 以产能利用率为抓手的大型化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创新与实践

    严媛;

    确定了“外靠改革重生、内靠提升产能”为主的经营思路,以“产能利用率”为抓手,向国内标杆企业对标,树立考核新导向,向装置要效率、要效益,运行效能得到明显提高。以产能利用率为抓手的大型化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既维持了利润指标的核心地位,又率先提出了以提升产能为导向的生产管理方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研发,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产量提升、成本降低,进一步细化了传统考核指标的因果关系,突出了价值实现的过程管理。实施以来,板块装置运行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2021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整体工作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3年05期 v.40;No.506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以产能利用率为抓手的大型化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创新与实践

    严媛;

    确定了“外靠改革重生、内靠提升产能”为主的经营思路,以“产能利用率”为抓手,向国内标杆企业对标,树立考核新导向,向装置要效率、要效益,运行效能得到明显提高。以产能利用率为抓手的大型化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既维持了利润指标的核心地位,又率先提出了以提升产能为导向的生产管理方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研发,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产量提升、成本降低,进一步细化了传统考核指标的因果关系,突出了价值实现的过程管理。实施以来,板块装置运行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2021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整体工作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3年05期 v.40;No.506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煤化工企业内部市场三级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探讨

    张洁;杜清源;

    煤化工企业要想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做好企业成本管理是重中之重。从多方面探讨了内部市场三级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有效调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参与成本管控的积极性,优化生产工艺,充分管理好煤化工生产成本控制,实现煤化工企业效益最大化。

    2023年05期 v.40;No.50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 煤化工企业内部市场三级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探讨

    张洁;杜清源;

    煤化工企业要想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做好企业成本管理是重中之重。从多方面探讨了内部市场三级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有效调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参与成本管控的积极性,优化生产工艺,充分管理好煤化工生产成本控制,实现煤化工企业效益最大化。

    2023年05期 v.40;No.50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