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敏;陈燃;白素红;谢亚欣;孙晓瑞;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含有稀土五硼酸盐和石墨相氮化碳的复合材料,调控两种成分得到光催化性能最佳的复合材料Gd_(0.9)Ce_(0.1)B_5O_9(GCBO)的占比为7%,g-C_3N_4(CN)的占比为93%,将其简写为CN@GCBO-7。为了进一部提升其光降解性能,铜作为助催化剂,其光降解效率与动力学常数分别为18.5%和0.001 8 min~(-1)。相对于CN@GCBO-7、GCBO、CN分别提升了1.3、3.1、92.5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用于光催化研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是成功的。
2025年09期 v.42;No.534 21-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 孔永平;熊小双;张环平;万亚萌;牛锋;周洪波;
在温度20℃下,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及乳化剂用量对生物醇基液体燃料稳定性影响因素。随着乳化剂种类及加入量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开始逐渐增大,上升至一定程度后逐渐下降。研究了增热剂种类及用量与生物醇基液体燃料热值影响因素,随着增热剂用量的增大,生物醇基液体燃料的热值也在不断增大,增大一定程度后趋于平衡。实验确定的优化操作参数:复配乳化剂加入量达到2.5%,增热剂加入量为8%时,创新产品热值高达32 657 kJ/kg,创新产品热值较市场现有醇基燃料热值提高30%以上。
2025年09期 v.42;No.53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 赖荣辉;杨兰;孙创;杨怡;
以商用的球形CeO_2作为催化载体,将Pt负载于球形CeO_2表面,再通过900℃高温热处理得到单原子分散的Pt-CeO_2三元催化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表征,以汽车排放尾气组分作为原排,对该催化剂高温热处理前后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以球形CeO_2为催化材料,虽然在高温下发生结构坍塌,但是在坍塌过程中表面的CeO_2结构发生高温重排,生长出细小的晶须,并且微孔中Pt在高温下从孔道内部迁移至孔道外,并被稳定结构的CeO_2捕集,生成稳定Ce—O—Pt键,Pt呈单原子分散。该催化剂经热处理后对CO、NO、C_3H_6和C_3H_8 4种污染物净化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高温热处理后起燃温度T_(50)和T_(90)温升较小,表现出良好抗高温烧结能力。
2025年09期 v.42;No.534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 栾道峰;赵五岳;王鹏;金澎;
工业生产的硫酸钴晶体含有7个结晶水和游离水,其用于三元锂电池生产时需要将游离水脱除而保留7个结合水,便于重新配制成溶液进行后续的反应生产过程。以CoSO_4·7H_2O为原料,在空气湿度70%的环境中,利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研究了其脱除游离水的过程。探究了温度、湿度、时间对脱除游离水效果的影响,验证了小型流化床实验台装置用于硫酸钴脱除游离水的可行性,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实验基础。
2025年09期 v.42;No.53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王华武;夏涛;于淑萍;
为提升聚氯乙烯制品的抗静电性能与综合力学性能,使用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乙基)酯作为新型抗静电增塑剂,设定4组配比方案,对热稳定性、界面相容性、红外特征与导电性能进行测试,并与传统DBP增塑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性能抗静电增塑剂表现出良好的热重稳定性,且显著降低了体积电阻率,力学性能稳定,可在保持机械强度的同时赋予PVC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2025年09期 v.42;No.534 38-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