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工

  • 锂离子电池用尖晶石锰酸锂的研究进展

    马小芬;贾雪枫;王后见;

    尖晶石型锰酸锂以其良好的安全性能以及低廉的成本,成为了锂离子电池在动力领域理想的正极材料。本文详细阐述了锰酸锂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2010年16期 v.27;No.32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河南化工》来稿要求

    2010年16期 v.27;No.32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应用及展望

    郑黎;周丽莉;

    介绍了变压吸附技术在提纯氢气、制取富氧、脱碳、提纯一氧化碳、回收氯乙烯精馏尾气及提纯煤气层甲烷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技术现状,展望了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2010年16期 v.27;No.32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浅谈三氯氢硅的发展

    李显;

    近年来,中国硅烷偶联剂和多晶硅产业,特别是多晶硅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三氯氢硅的快速发展。由于三氯氢硅项目的盲目上马、扩建,三氯氢硅企业又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2010年16期 v.27;No.321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双碱法脱硫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史红军;

    通过对石灰法、钠碱法、氨法、双碱法等湿法脱硫技术的比较,介绍了双碱法脱硫技术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及实施要点,指出双碱法脱硫技术适合各种规模的锅炉烟气和工业窑炉烟气脱硫治理,应加以推广。

    2010年16期 v.27;No.321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工艺浅析

    韩永军;李松田;

    介绍了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概况,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作了评述。与尾部烟气脱硫相比,CFB锅炉炉内脱硫具有初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燃烧与脱硫同时进行、没有副产品和二次污染优点,建议加以大力推广。

    2010年16期 v.27;No.32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工业生产甲醛装置中催化剂的讨论

    海显忠;辛文萍;

    介绍了甲醛生产工艺中出现的各种工艺,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工艺角度讨论工业生产甲醛装置中催化剂的应用及其效果,从中探究催化剂各自的优缺点,以此来对比并提出未来甲醇直接脱氢法中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2010年16期 v.27;No.321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磷酸盐防锈颜料的研究进展

    徐红恩;乔琳庆;常春;陈群;侯翠红;

    磷酸盐防锈颜料具有突出的防腐性能和环保特性,在涂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本文简要论述无毒磷酸盐防锈颜料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其性能,并对其组成、作用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2010年16期 v.27;No.32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备苯胺的研究进展

    刘君丽;王爱华;秦九红;

    介绍了苯胺生产中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苯胺工艺,并对目前研究的硝基苯乙醇重整制氢、CO/H2O还原、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合成苯胺的工艺做了简述,说明我国应继续研究和推广催化加氢制取苯胺清洁生产工艺;另外着重介绍了液相加氢催化剂体系中的镍系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液相催化加氢多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和高活性、制备工艺复杂的催化剂,生产成本较高,开发价廉、高效并能满足绿色化工要求的新型催化剂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2010年16期 v.27;No.32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甲基丙烯酸甲酯新工艺的进展探讨

    张付杰;李文廷;

    异丁烯(叔丁醇)直接氧化酯化法是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最具工业竞争力的技术路线。围绕着新工艺研究开发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内容简要概括如下:

    2010年16期 v.27;No.321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Mo-Fe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张继昌;贾太轩;石蔚云;申艳红;刘自力;

    采用溶胶—凝胶法、固体研磨法合成了系列Mo-Fe复合氧化物(Mo-Fe-O-1、Mo-Fe-O-2、Mo-Fe-O-3),对二甲苯的选择性氧化作为探针反应,对其进行了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Mo-Fe-O-1催化活性最大,溶胶—凝胶法制备方案最优。重点考察了Mo-Fe-O-1催化性能及影响因素,Mo-Fe-O-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二甲苯的选择性氧化的最佳反应温度550℃。

    2010年16期 v.27;No.32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微波与超声波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于淼;鲍锦磊;李涛;任保增;

    通过在相同功耗不同处理时间的条件下测定处理前后的COD、BOD、含氮量和含磷量以比较超声波法和微波法降解工业废水的优缺点及两种组合工艺的差异,发现从反应时间和能量损耗方面考虑,微波去除COD效果较好,在去除BOD方面,超声装置简易行,便于清洗点明显优势。

    2010年16期 v.27;No.32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生物发酵制氢菌种富集优化与产氢的关联研究

    计新静;李涛;孙学习;江振西;任保增;

    本实验在不同溶液介质中用加热、曝气及二者联合并用的方法处理牛粪,富集厌氧发酵产氢菌。以4.4 g蔗糖为底物,用不同方法富集的产氢菌进行厌氧发酵制氢,考察不同方法处理过的菌源的累积产氢量。结果表明在0.25%NaOH溶液中加热处理牛粪的效果最好,再与曝气联合富集优化,能进一步提高产氢量,累积产氢量为1345.5 mL,是直接曝气富集菌源产氢量的2.0倍,直接在水溶液加热处理过的1.8倍。而且经过碱加热处理过的菌源,最佳曝气时间缩短至30 min,为直接曝气时间的1/4,最佳发酵初始pH值为6.0~7.0。

    2010年16期 v.27;No.32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四甲基氢氧化铵三水结晶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蒲彦锋;杨丽;任保增;

    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五水结晶化合物[(CH3)4NOH.5H2O]为原料,通过异丙醇有机溶剂共煮沸脱水法,制备了四甲基氢氧化铵三水结晶化合物[(CH3)4NOH.3H2O]。并对四甲基氢氧化铵三水结晶化合物进行了酸碱滴定,差热/热重联机(DTA/TGA),气相色谱等定性及定量分析和表征。

    2010年16期 v.27;No.321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不同纳米粒子对聚乳酸热性能的影响

    郭有钢;徐翔民;张予东;张普玉;

    采用超声辅助、熔融共混的方法,将不同的纳米粒子对聚乳酸(PLLA)进行复合改性,利用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纳米粒子对改性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同质量分数(1%)的不同纳米颗粒对PLLA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含有NH2功能团的纳米SiO2(RNS)和含CH3功能团的纳米SiO2(DNS)的加入促进了PLLA热稳定性,乙烯基笼状倍半低聚硅氧烷(Vinyl-POSS)的加入对PLLA热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NLY101Ⅰ型纳米CaCO3则引起了PLLA热稳定性的大幅降低。同时,不同纳米粒子的加入对PLLA冷结晶、熔融和结晶都产生了影响。

    2010年16期 v.27;No.32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 改性花生壳对活性黄的吸附性能研究

    李杰;李红萍;邢占赢;雒廷亮;刘国际;

    以甲醛和硫酸改性处理后的花生壳作为生物质吸附剂,对活性黄染料溶液吸附脱色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的pH值、溶液的初始浓度、温度、吸附剂的用量及大小、吸附时间及溶液中的盐离子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的花生壳吸附活性黄的最佳条件为:在染料浓度100mg/L、吸附剂的用量10 g/L、pH值为2.0、吸附时间在240 min的条件下,改性花生壳对活性黄的吸附率可达到99%以上;Langmuir型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改性花生壳对活性黄的吸附实验数据,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动力学吸附模型,且吸附过程的Gibbs自由函数ΔG<0,反应活化能Ea=20.60 kJ/mol,吸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2010年16期 v.27;No.32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氧化钙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马新起;张卫东;王树立;

    以菜籽油和甲醇为原料,在固体碱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以氧化钙为催化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60℃,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醇油比为10∶1(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3 h,甘油收率达80.8%。

    2010年16期 v.27;No.321 45-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申艳敏;张胜利;

    研究了对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分别考察了单体淀粉比、引发剂、交联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用量、水解时间对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单体淀粉比2∶1,引发剂用量0.1 g,交联剂用量0.01 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氢氧化钠用量5 mL,水解时间2 h。在该条件下聚合物在自来水和生理盐水中最大吸液倍率分别为217 g/g和45 g/g。

    2010年16期 v.27;No.32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一种新型季铵盐的合成及表征

    张燕晓;徐丽;刘国际;雒廷亮;

    以间十五烷基酚为原料,与甲醛和二乙胺进行Mannich反应,合成了中间体6-二乙胺基甲基-3-间十五烷基酚,并利用中间体与溴乙烷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并通过IR、1H NMR、13CNMR和MS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对整个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乙醇20 mL,n(酚)∶n(醛)∶n(胺)=1∶3.5∶2.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为1 h,回流时间为2 h;n(溴乙烷)∶n(中间体)=9∶1,V(乙醇)∶V(溴乙烷)=6∶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2 h。

    2010年16期 v.27;No.32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增氧剂过氧尿素的制备及含氧量的测定

    董彩霞;姜小莹;

    通过添加不同纯度的稳定剂硫酸钙寻找最佳方案。探索增氧剂过氧尿素的制备工艺。利用纯度较高的硫酸钙做稳定剂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产率和产品的含氧量,对原料和稳定剂进行预处理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产品。

    2010年16期 v.27;No.32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水杨酸酯型显色材料的开发与生产

    刘玉明;

    研究了水杨酸酯树脂的多价金属盐显色材料及分散液的制法,并对生产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2010年16期 v.27;No.321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氯乙烯泄漏发生蒸气云爆炸后果模拟分析

    胡婷婷;马杰;宋建池;

    介绍了蒸气云爆炸后果模拟分析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体积的液化氯乙烯泄漏后发生蒸气云爆炸伤害与破坏半径进行了估算,分析泄漏量与伤害和破坏半径间的关系并拟合方程,为化工生产企业和安监部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日常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16期 v.27;No.32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双河油田Ⅶ上层系耐温抗盐交联聚合物驱试验效果及认识

    沈德梅;李万春;金冬丽;谷春雷;罗玉;赵玉鹏;

    双河油田Ⅶ上层系于2006年8月开展单井交联聚合物驱试验,试验结果在地下具有良好的成胶性和对现场注入系统的适应性,遂将试验区扩大至5个井组,在注入压力上升快的情况下,又开展了低度交联聚合物驱试验,试验证明,低度交联聚合物驱在94℃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成胶性和改善吸水剖面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流体的流动性;试验区注入0.18 PV时对应油井开始见效,高温抗盐交联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初期成功。

    2010年16期 v.27;No.32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氨磺必利在水—丙酮中的液固平衡测量与关联

    魏金慧;江振西;任保增;

    采用激光透射原理与化工中动态溶解度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78.15~308.15 K之间氨磺必利在水—丙酮二元溶剂体系(溶剂组成:丙酮摩尔分数为0.2~1.0)中的溶解度,为氨磺必利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实验数据采用二参数和Apelblat方程进行关联,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2%。

    2010年16期 v.27;No.32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钙离子交换硅胶的制备研究

    乔琳庆;徐红恩;陈群;常春;孙飞龙;侯翠红;

    介绍了钙交换硅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钙硅胶的制备与防腐原理。以硅胶作原料,以钙离子交换量作为目标函数,考察了钙离子交换硅胶制备时反应时间、静置时间、溶液碱度、钙离子源等因素对钙离子交换量有明显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1 h、静置时间2 h、饱和石灰水用量300 mL、硝酸钙用量45 mL。

    2010年16期 v.27;No.32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杨朋;侯翠红;赵慧灵;张宝林;

    介绍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氢氧化镁的制备工艺。以氢氧化镁的粒度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液相沉淀法研究了氢氧化镁制备时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MgCl2的初始浓度和溶剂等对氢氧化镁粒度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80℃,MgCl2的初始浓度0.5 mol/L,溶剂为V(水)∶V(乙醇)=1∶1,阻燃型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度约为100 nm。

    2010年16期 v.27;No.321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提高氮氧化物减排装置中脱除率的技术

    吕国辉;李雪双;

    结合作者在NOx气体脱除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阐述实际过程中NOx气体提高脱出率的方法。

    2010年16期 v.27;No.32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A/O活性污泥法工艺优化

    屈建海;

    结合实际废水特点,优化A/O活性污泥法,对该工艺的一些运行参数及运行条件进行优化,如控制好污泥浓度、溶解氧、pH值、硝化液回流比、温度等运行参数,同时积极实施技改,优化工艺,如改进配水方式、减少对系统的冲击、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等,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0年16期 v.27;No.321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提升PVC产品内在质量的有效途径

    许维平;

    从转变观念、持续推进质量升级活动,开展质量对标工作、技术改造等方面介绍了提高PVC产品质量的途径的经验,可供其他企业借鉴。

    2010年16期 v.27;No.32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氯碱工业电解槽槽型的选择分析

    李文廷;刘道芳;

    根据作者在氯碱生产一些体会和经验,对氯碱企业几种离子膜法制烧碱技术方案的比较,从而找出离子膜法制烧碱的节能环保最佳方案。

    2010年16期 v.27;No.321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降低泥渣离心机高振动

    王美英;王丽楠;

    通过对泥渣离心机高振动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剖析,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泥渣离心机的运行,同时延长泥渣离心机运行周期,确保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高效运行。

    2010年16期 v.27;No.32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影响负压精馏塔真空的因素及对策

    王美英;牛雪梅;

    分析、判断影响负压精馏塔真空的主要因素,并介绍相应的对策,从而确保负压精馏塔的稳定运行。

    2010年16期 v.27;No.32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航天煤气化工艺高闪废蒸汽的优化利用

    王永胜;张士祥;赵振新;赵军杰;党夏;

    通过优化航天煤气化高闪蒸汽回收工艺,充分利用高闪蒸汽,既回收利用了能源,又得到了高品质蒸汽。

    2010年16期 v.27;No.321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改造工艺条件提高乙炔炭黑尾气中的氢气含量

    崔秀珍;

    通过对炭黑裂解炉内物料反应及物料平衡的计算与分析,针对炉况,我们进行改造,改半密封为全密封,减少系统负压,改变炉结构等,提高尾气中的氢气含量,降低了炭黑生产成本。

    2010年16期 v.27;No.321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5000kVA电石炉的改造及相关参数的修订

    崔秀珍;

    通过调整电石炉的电极间距、熔池直径、电流电压等一些相关参数及提高原料质量和炉料配比来稳定料层结构,提高电石质量和产量,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2010年16期 v.27;No.321 88+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PVC母液水治理技术探讨

    许维平;祁小兵;赵豫生;

    介绍了目前国内PVC母液水治理技术的基本情况和种类,并对其优缺点归类比较,认为生化法处理技术相对成熟,能够创造较好的效益。

    2010年16期 v.27;No.321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化企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的选型

    刘道芳;李文廷;

    利用作者在安全评价中运用规范的一些体会和设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介绍了石化企业中,爆炸危险区域划分需遵照的规范要求和如何在不同的爆炸危险区域中选用不同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

    2010年16期 v.27;No.32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中型电石炉节能降耗的探讨和建议

    付拥军;

    从电石炉补偿器、短网的制作、涡流损耗、提升电机、绝缘和一次送电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型电石炉在电气设计、安装及一次送电方面的节能降耗问题,从而达到降低电石吨电耗的目的。

    2010年16期 v.27;No.321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建设达标班组 铸就安全生产的不溃堤坝

    张向阳;

    分析了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从班组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安全知识的提升等几方面介绍了抓好班组建设的关键,从而实现企业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010年16期 v.27;No.321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对电石生产管理的认识

    付拥军;崔秀珍;

    通过对设备改造,人员管理,培训学习、控制工艺指标,研究、探讨、总结经验等加强炉台管理,来达到稳产、高产、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目的。

    2010年16期 v.27;No.321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王锋;韩保军;

    通过调整电石炉的电极间距、熔池直径、电流电压等一些几何参数及提高原料质量和炉料配比来稳定料层结构,提高电石质量和产量,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2010年16期 v.27;No.321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对电极软断问题的研究报告

    崔秀珍;付拥军;

    从电极糊质量、电极糊粒度、电极桶质量、操作四个方面分析造成电石炉电极软断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电极事故的控制措施。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保障了电石生产的连续、平稳和满负荷运行。

    2010年16期 v.27;No.321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积极推行5S活动,持续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王永胜;陈冰;闫建国;

    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而5S是现场管理的一种比较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要深刻认识5S的重要性,并充分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通过规范企业员工日常行为,提升企业现场管理水平。

    2010年16期 v.27;No.321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干法脱碳替代湿法脱碳技术对比及应用分析

    张佩兰;

    对干法变压吸附脱碳技术与湿法脱碳技术进行了简述,采用实际运行数据从技术、经济、运行、环保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采用技术替代的工程应用阐明了干法(变压吸附)技术替代传统湿法脱碳的优势和推广价值。

    2010年16期 v.27;No.321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组态软件在2-氯-5-氯甲基吡啶生产中的应用

    李靖寰;

    2-氯-5-氯甲基吡啶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它的合成研制对农药的发展和创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用组态软件制作的监控管理系统不仅在设计上非常简单,而且功能强大,维护和升级也非常方便,同时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组态软件在2-氯-5-氯甲基吡啶生产中的应用。

    2010年16期 v.27;No.32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原理及应用

    陈桂昌;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是配电网普遍采用的接地方式。在该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何迅速判定并隔离出故障线路是配电网保护的关键问题,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后,得出了针对其不同的接地方式采用不同的选线方法,以提高选线的准确性。

    2010年16期 v.27;No.321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污水厂脱氮升级改造与运行

    王志辉;翟敏;

    介绍了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为提高脱氮效率,从影响脱氮的两个主要因素内回流比和碳源着手,对生物池原UCT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为前置缺氧A2O工艺,以提高反硝化能力;同时,又对改造后的工艺运行进行优化,以达到TN出水控制在15 mg/L以下。

    2010年16期 v.27;No.321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成品提升机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张正海;

    针对中平能化集团飞行化工公司联碱分厂煅烧工序两台成品提升机运行时头部、尾部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改造后既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改善了环境,又节约检修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2010年16期 v.27;No.321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壳牌煤气化装置激冷气压缩机问题及对策

    李孟安;朱白钦;牛玉奇;

    结合本项目的激冷气压缩机,从压缩机的选型、安装调试及运行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详细分析了压缩机从安装到试车所发生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对类似装置的压缩机的安装调试及运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0年16期 v.27;No.321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下载本期数据